♀对于专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士来说,学习质量界前人先辈们的先进管理理论与成功经验,可以从中获取“质量管理上的参照物”进行对标,或从中找寻规律,或不断发现内心的迷茫,从而进行修炼体悟,最终以完善自我的质量学识。
克劳斯比被誉为“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”、“零缺陷之父”、“世界质量先生”,致力于“质量管理”哲学的发展和应用。引发了全球源于生产制造业、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的质量运动,创造了其独有的词汇,其中“零缺陷”,“符合要求”的质量定义以及“不符合要求的代价”等均出自克劳斯比的笔端。1979年他辞去ITT(国际电报电话公司)副总裁,而创立了PPC(克劳斯比协会)及质量学院,并在其后的十年时间里把它发展成为一家在世界32个国家用16种语言授课的国际著名机构。
克劳斯比毕生从事质量研究,同时又是一位多产的写作家。他的研究方法总体上是建立在依靠直觉与顿悟的基础上;强调通过效果、感知方法研究质量。他的写作,是质量研究活动的延伸、继续与升华;最后通过著书立说,将来自实践的体会上升为用文字表达的理性结论。克劳斯比一生的著作综述如下:他写作并出版13本书;在美国"质量进展"(QP)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2篇,在其他专业期刊上发表9篇;QP编辑部采访他刊登的访谈文章共4篇。他写作的13本书中有10本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;与休哈托、戴明、朱兰、费根堡姆相比,他的著作被译成中文数量最多。概括讲,他写的13本书是对3个方面内容的总结:管理技术、管理艺术、职业生涯。
克劳斯比论 观点如下
1)克劳斯比论 质量
质量是免费的,它不是礼品,但它是免费的。
从事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就是要建立习惯,使得职员和供应商们做他们所承诺过的事,亦即是要符合已同意的要求。
对一个组织的最终产品或服务不满就叫做“质量有麻烦”。
质量的定义必须是“符合要求”。这样的定义可以使企业的营运全不再只是依赖意见或经验,这表示,公司中所有的脑力、精力、知识都将集中于制定这些要求,而不再浪费于解决争议之上了。
2)克劳斯比论 战略质量
质量并不是只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跳舞就可以达到的。人们必须接受帮助,以使他们知道他们可以适应要求‘行动正确、工作圆满’的企业文化。避免混战的方法便是‘无火可救’。
质量管理是一种理念和哲学上的训练和纪律,它能把所有这些带入一种人们能欣赏和运用的舒畅文化。
质量是一种可以获得的、可以衡量的并且可以带来效益的实体。一旦你对它有了承诺和了解,并且准备为之付出艰苦努力时,质量便可以获得。
3)克劳斯比论 文化变革
改变心智是最难的管理工作,但它正是金钱和机会的隐身之处。
一个公司若想永久地免于困扰,就必须要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,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品(或服务)不符合要求的原因。
改变公司的文化并不是教给员工一堆新技术,或强迫他们在生活方式上追求潮流,而是改变价值观并提供典范,这是必须由基本态度的改变做起的。
4)克劳斯比论 领导力
一个领导,如果没有太多的事情给下属做,那么他很快就会被一个愿意努力工作的新领导所代替。
领导者必须是一个组织灵魂的反映。
经理圈子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:关系、关系、关系!
管理阶层需要高度注意:只是设定一些复杂的技术,无助于公司文化的改变。
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很强的个人信仰。
5)克劳斯比论 零缺陷
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总是较便宜的。
“零缺陷”就是缺陷预防的呐喊,它意味着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”。
所谓第一次就做对,是指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,因此,若没有“要求”可循,就根本没有一次就符合“要求”的可能了。
我们基本的工作哲学便是预防为主,坚持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”的态度,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
6)克劳斯比论 管理
管理风格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方面,是不要养成承认自己缺乏创造力的习惯。
被理解是艰难的工作。管理者被时尚的东西迷惑着。
人们可能因为一点原因而得了心脏病,而导致肺癌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吸烟,仅此而已。肥胖和压力引起高血压。如果花的比自己挣的还多,那么你便会有经济困难。原因虽简单,但是要想克服它们却需要想办法,需要教育和努力。
要想成功地改善管理的方式,关键就是进行质量教育。
7)克劳斯比论 可信赖的组织
组织的生存学就想森林一样脆弱和易受攻击。
可信赖是应用哲学管理和指导组织的结果。如果一个组织真的想成为可靠的,他们必须有具体的行动。
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组织就是竞争和利润。那正是我们想要的。
一个公司想免于困扰,就需要人和人之间不断地交流、沟通,而教育也必须成为日常生活之事;人人都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、工作的技巧,幷了解每一个人在公司运转的巨轮中所扮演的角色。
组织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创造生活。
克劳斯比主张对品质的完整关注,使我们看到组织的大画面。他说:“质量是组织的骨骼,财务是组织的血液,而关系是组织的灵魂。”他前瞻性地提出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创建可信赖的组织,这个组织是在财务、质量和关系三个方面达到平衡的永续成功的组织,我们不能不赞叹其先进性。
克劳斯比对于品质和品牌的高屋建瓴的观点,也为我们打造卓越品牌提供了“水源”。在他看来,卓越品牌,一定是高品质的品牌,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品牌,而不是金玉其外的和昙花一现的品牌。而高品质的品牌,是商业诚信的结晶,是对客户期望的创新满足和持续满足。一个强势品牌必然要以卓越品质作为基础,全球最优秀的品牌无一例外。
克劳斯比学院的研究表明,制造公司的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占运营成本的20%~25%,服务公司则占运营成本的30%~40%。其实要获得质量只需要花费几个百分点的预防和教育费用。